行业动态

工业冷凝器-行业动态

首页 > >> 媒体中心 >> 行业动态

数据中心离心式冷水机组喘振分析及防治

离心式冷水机组因其制冷量大、能耗低和可靠性高等优点,在数据中心制冷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。然而,机组在低负荷或高冷凝压力条件下易发生喘振现象,导致制冷效率下降,甚至危及设备安全运行。本文基于文献《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Surge Phenomenon of Centrifugal Chiller in Data Center》,结合文档内容,从机理、危害、原因、预防及实际案例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,旨在为设计和运维提供参考。

一、喘振现象概述

喘振是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固有特性,指压缩机在负荷过低或冷凝压力过高时,出现气流周期性倒流和剧烈波动的现象。喘振发生时,机组性能急剧恶化,伴随电流波动、噪声增大等问题,严重影响数据中心稳定运行。文档中指出,喘振点对应压缩机性能曲线的最高点,当流量低于临界值(Qc)时,工作点突变,引发喘振。

二、喘振内在机理与危害

2.1 内在机理

喘振的根源在于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曲线特性。如图2所示,在恒定转速下,压缩机扬程(H)随流量(Q)变化呈抛物线型,曲线最高点C为喘振点。当负荷增加导致流量Q<Qc时,压缩机出口压力无法维持,工质倒流,形成周期性振荡。文档通过图2(a)和(b)详细展示了压缩比和扬程随流量的变化规律,揭示了喘振的动态过程。

2.2 主要危害

  • 电气系统不稳定:电压和电流波动使机组无法正常运行。


  • 机械部件损坏:叶轮应力增加,轴承磨损加剧,缩短设备寿命。


  • 仪器仪表故障:压力与流量波动导致监测设备失灵。


  • 环境影响:巨大噪声干扰运维工作,降低现场安全性。


三、喘振原因分析

文档将喘振原因归纳为四类:

  1. 选型不当:机组容量偏大,与数据中心低负荷阶段不匹配。


  2. 冷凝器问题:冷却水流量不足、结垢或冷却塔散热差(水冷机组);或空气流量不足、环境炎热(风冷机组)。


  3. 蒸发器问题:冷冻水流量不足、出水温度设置过低或结垢导致小温差偏大。


  4. 制冷剂问题:泄漏、量不足或含油量过高影响换热效率。


四、喘振预防措施

4.1 设计阶段预防

  • 合理选型:精确计算冷热负荷,采用大小冷机搭配或螺杆机组适配低负荷。


  • 优化冷凝器:选择偏大型号,提升高温环境适应性。


  • 完善辅助系统:确保冷却塔和泵的流量与扬程满足要求,如图1所示的数据中心冷冻水空调系统,需保证水路畅通和换热效率。


4.2 运维阶段预防

  • 控制逻辑优化: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,避免流量不足;适当提高冷冻水温度或降低冷却水温度。


  • 定期维护:清洗冷凝器和冷却塔,监测水质,保障小温差在合理范围。


  • 系统层面策略:结合架构配置,制定防喘振运行规程。


五、实际案例:无负荷调试解决方案

某数据中心在调试阶段面临末端负载不足易引发喘振的问题。文档提出采用板式换热器作为假负载的解决方案(图3),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安全调试:

  1. 开启冷冻水旁通阀门,形成循环水路。


  2. 调整板换阀门开度(25%~100%)控制换热能力。


  3. 配合冷却塔风机调节,确保热负荷匹配。
    该方法有效避免了低负荷喘振,为类似场景提供了实践参考。


六、总结

喘振防治需从设计选型和运维管理双管齐下。通过机理分析、原因识别和预防策略,可显著提升离心式冷水机组的运行可靠性。文档结合案例表明,主动优化系统配置和维护流程,是保障数据中心制冷安全的关键。未来,建议进一步集成智能控制系统,实现喘振的实时预测与抑制。
参考文献
[1] 王跃峰. 离心式冷水机组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分析[J]. 科学之友, 2011.
[2] 侯瑞. 山西某银行数据中心冷水机组选用对比分析[J]. 山西建筑, 2020.
[3] 王亮. 数据中心低负荷下制冷运行方案[C]. 2017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.



顶部